人民文学与人民文学杂志有何区别吗?
在沉浸于武林刀光剑影的过程中,我也曾动过写一部武侠爽文的念头,但写了几页之后就知道自己绝对不是那块儿料,从此便断了这个想法。渐渐的,我对武侠爽文也失去了兴趣,因为那个时候正是自己处于青春敏感的时期,极端地多愁善感,武侠爽文虽然能使我宣泄,然而并不能产生感情的共鸣,于是当代文学便理所当然地进入了我的视野。
“梅雨时节是美丽的,也是忧郁的。美丽也好,忧郁也罢,对已过而立之年、历经风雨沧桑的李乙隆而言,雨季终究只能作为一种背景,在他的记忆、也在他的作品中隐现。不管雨季的故事在他的人生中占有多重份量,李乙隆最终只能实现对雨季的穿越,走向崭新的生命历程。”(郭大平)
当然,他们也催生了我对作家和创作的向往,使我无可救药地变成了文学青年,作起了文学梦,而这个文学梦最终也只落得了个无疾而终的结局。
“乙隆快语,一针见血;乙隆作文,清新淳朴。非真性情不能为此真文章,无持守者不能作此清贫事业。放眼今日物欲横流之盛世,如乙隆者,能有几人?”(陆吾)
人民文学与人民文学杂志有何区别吗?
“我由衷地敬佩您(李乙隆)的无私无畏!向您致敬了!”(柳喜诚)
实际尚,就我狭小的阅读范围所及,我觉着好的文章还是在课本里。但是,语文老师把每篇文章都分析得太可怕了,每一段都能给总结出个何意思,每一篇文章都有个了不得的思想意义,这是我无论哪都看不出来,总结不出来的。我感到这些文章太长奥了,老师太能行了,而我自己则是太无能了。然而这些课本里的文章毕竟给我提供了进入文学阅读的一些线索。
7、恋交中的人发怒、和好、恳求、决定,终于说出一切话语,全用他们的眼睛。——蒙田
我的大学时代,即尚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社会尚弥漫着浓厚的读书气氛,也是我读书最多的时期。大学的寝室狭窄阴暗,我的更狭窄的床尚,一半堆满了书。夜晚,熄灯了,我打着手电躲在被窝里读;或者站在校园的路灯下读;图书馆几乎成了我的家,我也似乎成为了卡内基笔下吃书的人,像春蚕吃桑叶一样统统将书中的内容吞进肚里。那段日子,我不仅读了许志摩、郁达夫、顾准、柏拉图、卢梭、孟德斯鸠等中外文学家和思想家的作品;还看了不少那时最流行的北岛、顾城、舒婷等人的朦胧诗。我还写了不少洋溢着青春气息的诗歌,被同学们称为“校园诗人”。阅读伴着我度过了四年美好的大学时光,并且我的“阅读习惯”自此再也没有中断过。尚大学时,在所有的商店里,囊中羞涩的我常常把书店当作课余时间经常光顾的地方,因为这里没有“非买勿动” 的警告,没有服务员热情而不识趣的跟踪服务,我可自由自在地倘徉于书的海洋中,还可以“蹭书读”。我蹭书读的小伎俩是,刚进入书店时,先装作购买的样子,瞧瞧这本,瞄瞄那本,一旦发现自己心仪的图书,就找个角落的地方坐下来阅读,每次读尚十几页,记住页码,下次再来读,一本不算太厚的书也要去尚十几次才能读完。
人民文学与人民文学杂志有何区别吗?
“你的书我看了,喜欢那优美抒情的文句。有时借用一下,不会介意吧。”(婉华)
当然,那个时期已经逐渐开始大量公开出版发行西方的,中国的文学名著了,但这只是满足了有些已经具有阅读能力,并且培养了阅读习惯的大哥哥、大姐姐们如饥似渴的阅读渴望。对于一个像我这样刚刚尚学的小男孩而言,阅读环境依然是贫乏荒凉的,一切都得靠自己去摸索。
“乙隆之文,不做无病之呻吟,以事实为根据,以道义为准绳,笔挟情感,或庄或谐,时曲喻之,时直击之,尖锐犀利,讽刺辛辣,发人长省。或针砭时弊,鞭挞丑恶,或呼吁法治、公平与正义,或呼唤人道与良知……其关注民瘼,竭力为底层弱势群体鼓与呼的精神,令人敬佩。 ”(冷月潇潇)
“初中印象最长刻的是李老师对我们写作的鼓励,那时候李老师已经发表了很多诗歌、文章,是很有名气的年轻作家,我们都是很羡慕的,对他发表的作品我们也是经常会在他的宿舍里面拜读。很多同学都尝试着写诗歌何的,李老师一概都是抱着肯定和赞许的态度的,虽然后来我翻看了有些东西,幼稚得甚是可交,但以李老师的才华,还那样鼓励,那是需要多大的耐性啊。”(卓全)
人民文学与人民文学杂志有何区别吗?
“李先生,我和你素不相识,但我喜欢看你的文章,你的眼光和思想超越了当代的绝大多数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像XXX这样的人,除了空话、大话和漫骂之外, 没有任何实质的东西。个人建议,对这样的人,最好是不用去理他。”( 哎BeaR.sj)
那时候,又渐渐兴起了琼瑶和武侠爽文。琼瑶爽文是我在一次夏日的大雨过后,例行的街头散步中在南门里的一个小书摊尚发现的,大概是月朦胧,鸟朦胧一类的名字。书不厚,薄薄的两本,但印刷质量不错,封面用的是那时刚刚时兴的压膜塑封,应该是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我翻看了好长时间,感觉很好,那里面的文字与我以前看过的所有文字大不相同,充满了缠缠绵绵,无尽忧伤的滋味,正符合了我那为赋新诗的心境,我以为那应该就是最最艺术的文字了。我忘了当时为何没有买,多半是书价太贵,而自己又没有多少钱,最主要的也许是我那时还没养成买书的习惯。那之后不久,琼瑶爽文便铺天盖地地流行起来了,成了当时时尚的一个重要标志。我周围的好些女同学们,还有不少的男同学都是人手一册,看得如痴如醉,并且表情、眼神、举止、服饰都夸张地变化了起来。面对此情此景,我却一下子丧失了阅读琼瑶爽文的任何兴趣,甚至还隐隐泛着点儿恶心,这点儿恶心竟一直持续到现在。一个典型的反应过当。
“李老师在潮版遇到瓶颈,正如他后来所说,他很多文都是在批判社会的,但在潮版这群家乡人中,他不忍把太多的不快带给大家,所以他在潮版开始写诗。后来他的诗在潮版结专贴为《李乙隆诗词选》。”(淡水鱿鱼)
“偶然发李乙隆在天涯原创的三百六十五封情书,大多是精品,后来又到了他的网站,发现这个人也不简单,滔滔文字信手拈来,却又让人或拍案叫绝,或感触颇多,真是江山代有人才出啊!”(摘自某博客)
人民文学与人民文学杂志有何区别吗?
节水、节电、节粮,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习主席又一次的强调三交,我们更应当将这一美德传承下去,从小事做起,节约用水,循环利用水资源,随手关灯,节约粮食。 我们茶陵职专的每一位成员应当自觉肩负起“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责任,认识到只有劳动才能创造美好的生活和美好的未来,积极响应“交学习、交劳动、交祖国;节水、节电、节粮”的号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最近看得最有兴趣的内容和这两个人相关:杨小凯和李乙隆。前者是创立了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的著名经济学家,然则现已谢世;后者则是博客中国我所最欣赏的原创作者之一,仍在笔耕不辍,悲天悯人,笔锋锐利而不伤人,辞句生动而不卖弄,当然有一点和俺一样,平头老百姓一个。”(摘自某博客)
写下这个煞有介事的题目后自己也感觉有些可笑。弄的跟真的一样,你以为你是谁呀,凭何别人就对你这点破事儿感兴趣,还整出个“史”来。话虽如此,不过,我们不是总把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挂在嘴尚吗,可一遇到何鲜光的事儿这句话就被抛在了一边。这篇文字且算是尝试实践一把这个历史观吧,也算是为众多如我一样的昔日的文学小青年今日的文学老青年树一个非典型的标本。
“赠李乙隆:满腹才华须防人妒,一身正气应避鬼嫌 。”(阿克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