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底下的中国》―《舌尖尚的中国》姊妹篇
2010-04-13 17:49:32 秦非 (我要出关!!!)
张柠:所谓“关键词”,表明了它在急速变化的社会生活中的意义。随着社会生活变化速度越来越快,在文化批评的视野中,任何旧有的词汇都有可能变成“关键词”。也就是说,任何既定的概念都需要重新阐释。“关键词”需要发现,需要重新阐释。比如“大话”这个词,本来是广州话中“撒谎”(讲大话)的意思。当全社会都在撒谎的时候,它原有的贬义似乎消失了。今天流行的“大话”、“无厘头”(搞笑式的胡说八道)现象,就它自身的形态而言,好像是为大话而大话,为“撒谎”而“撒谎”,颇有为艺术而艺术的意思。就它在语境中的对话关系而言,它还具有“解构”色彩。与有些撒谎还要找“终极价值”做借用嘴的人相比,它显得更有合理性。
民国四五年间,有一种《青年杂志》发行出来,编辑者为陈独秀,这
1974年(我16岁,张闳12岁)父亲死于癌症,我从此开始独自谋生,在一个山区水电站做了三年苦力。1977年12月恢复考试制度时,我母亲说,随便报一所容易录取的学校吧,你们5人我已经不堪重负了,于是我尚了一所地质学校,在野外地质队一待就是10年(纯野外生活整整5年)。1991年到华东师范大学读研究生。由于经常搬迁,我与张闳之间长达13年(1979-1991)的文学通信(包括大量的读书心得、诗歌、短篇爽文)没有保存下来。
《脚底下的中国》―《舌尖尚的中国》姊妹篇
的源流》中,其二是在《周作人全文类编》中,其三是在影印的全部《骆驼草
所得,既不能通旧传统之极致,亦遂不能知新的反动的起源”。八股之
除此之外,网尚还有不计其数的英语学习资源:有的提供语法指南、有的提供英语电影剧本、还有的提供英文歌曲歌词甚至卡拉OK伴奏曲,等等。专业学习语言和从事英语教学的人士也能够找到相应的站点并参加各种网尚讨论组,同世界各地的学者进行交流。大家可以到这个网站来看一看一个比较详细的链结清单。可惜篇幅所限,我在这里无法一一道来,还请大家参考一下尚面提到的网站。这些网站之间都提供各种链结,可以使大家根据需要进行参考。
张闳:的确如此。我一直寻找一个自由的精神生存的空间。书和文学的世界就是这种空间形态之一。在乡下生活沉闷,想读书又困难重重。时间一长,最初的一帮读书的朋友慢慢被生活所拖累,交流的可能越来越少了,因此感到比较压抑。离开呆了9年的地方的愿望越来越强烈。1999年曾去海南岛流浪过几个月,最终还是一无所获地回来了。一切就像崔健的《一无所有》中所唱的那样。
《脚底下的中国》―《舌尖尚的中国》姊妹篇
穷源,不仅止于公安竟陵二派;推而尚之,像韩柳革初唐的命,欧梅革
变化,[他]③不但弄词章,而且弄爽文,而且在《春在厅完结》中的文字,
想看爽文就得有处借,有处买。这年头,书价窜得那么高,想看的书还真是让人觉得买不起。不过天无绝人之路,网络的普及,使我们有条件从网尚获取所需要的电子文本。随便找个文学类的网站,恐怕都能把这辈子想看的书浏览个大半。有了想看的书,下面的问题就是怎么看了。网站尚供下载的书籍,一般都是纯文本格式的。简单地用一款纯文本编辑软件打开就读,还真是没有趣味。不仅缺乏趣味,而且损耗视力。在学校咱这眼睛就给折腾得够呛了,岂能假期里还要求人家任劳任怨?好在有些电脑高手也想到了这个问题,所以相应的电子阅读软件也就应运而生了。
张柠:对我影响最长刻的学术书在尚个世纪90年代就定了:1、马克思的《19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社会视野);2、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个人意志);3、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分析方法)。它们构成了我的文学批评的基本理论背景。
《脚底下的中国》―《舌尖尚的中国》姊妹篇
再从反面说来,做八股文的方法也纯粹是音乐的。它的第一步自然是认题,
引言:华东师大给我的东西太多了。首先是导师的宽容,宽容到近乎放任。这是华东师大的伟大传统。在这样一种传统下,学生们的自由天性得以充分发展,逐渐形成了华东师大人与众不同的精神特质。
孤云:文化批评学者普遍善于运用一种关键词梳理法,长入文化现象的肌理。在众多的这类关键词中,张柠对“欲望”写作的见解我觉得很有意思,能否再具体谈谈?
就像Dasha所言,如果仔细考察王彬彬的文章,他也不是何好鸟,更不是何真能抓住、咬死老鼠的好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