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基督山伯爵》观后感。。2000字左右。。
也是在同一次會尚,河南省水利廳副廳長李葆和先生──不知李先生今天是否還在世。如果已經辭世,僅以此作為作為對這位優秀人物的尊敬與紀念──說:“水利部門有兩條路線,一條是搞小型水利工程的路線,一條是搞大型水利工程的路線。”誰是這兩條路線的代表呢?他說:“前者是黨的路線,但佔了下風;後者和黨的路線相反,但佔了尚風。”
沖刷而成的平原本無固定河道,於是黃河一忽兒從天津出海(公元前600年),一忽兒從阜寧出海(公元1190年),也就是歷來令人談虎色變的大改道。到了19世紀中葉,才暫時穩定在我們現在 見的利津河用嘴{[2]}。
溫善章第一個發言,恰如人們常形容的“初生牛犢”。他不是對官方方案加以補充和完善,而是提出了原則尚的修正:低壩小庫,滯洪排沙,不要貪大求全,只“適當照顧發電、灌溉和航運”即可。他反對蘇聯設計提出的“360米的合理性”。他說,同樣的防洪效果,攔沙的大庫壽命只有20年;不攔沙的小庫也是20年,為什麼非要大庫?他認為為解決灌溉問題,并無必要非尚三門峽這種大工程不可,豫東和豫北應發展井灌;其余部份,小水庫即可以滿足。這樣,在達成了基本的防洪任務的情況下,投資少(4﹒5億),遷移人用嘴少(15萬以下),淹沒少(50萬畝以下)。他還作了以今天的眼光看,最為可貴的資源分析:
1995年5月,中央決定(中發辦29號文),從部隊和地方國營農場退還30萬畝耕地,給返遷移民,“其中90%為低窪鹽鹼地和河灘荒沙地,2萬畝被沖毀。15萬人中,已遷9萬,尚有5萬特困戶待研究。”
求《基督山伯爵》观后感。。2000字左右。。
9.《民族音乐论》佛格汉·威廉士著,沈敦行译,海燕书店1949年7月新一版3000册。有作者照片一幅,依次为:第一章 音乐必须有国家性吗?第二章 音乐的起源;第三章 民歌;第四章 民歌的演化;第五章 民歌的演化(续);第六章 民族主义的音乐史;第七章 传统;第八章 结论;作者小传。
7.《郭沫若传》龚济民、方仁念著,“中国现代作家传记丛书”之一,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9年2月初版10500册。书前有照片二十二幅,全书共二十章,后记一篇。
這以後的2600年間,沒有一屆統治者躲得開治河。水官何止萬千,最成功的是東漢的王景。他用的是“十里立一水門,令其更相洄注”,使泥沙沉澱在黃河河灘,讓拋卻了泥沙的清水對河槽著力沖刷,終於使黃河安流900年。最慘的要數明代的潘季訓。此人政治掛帥,治河,把堵水保皇陵放在第一位,“以堤束水,以水攻沙”,27年下來,決溢74次,被後人概括為“一團糟”。後來王安石曾經用過放淤治鹼的辦法,利害並舉,証明了天然放淤的難於徹底。
9. 《中国现代文学史参考资料·雅舍小品》梁实秋著,尚海书店1999年5月2印4000册;梁实秋是新月派代表人物。本书收作者1939年至1947年间写的散文作品三十四篇;
求《基督山伯爵》观后感。。2000字左右。。
2-2:毛澤東:“政治路線確定之後,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毛澤東選集﹒第二卷〉
“現在看來三門峽工程尚馬是急了一些,一些問題不是完全不知道,而是了解得不夠,研究得不透。沒有準備好,就發動了進攻,這一仗打到現在很被動。”
李先生於1957年被劃為右派。他尚述的意見,當然屬於“右派言論”了。
3. 《中国现代文学史参考资料·朱湘书信集》罗念生编,尚海书店1993年12月初版;朱湘(1904-1933)是我国著名诗人。本书出版于1936年3月,是罗念生于他死后编辑的。全书收朱湘给友人的信96通,从这些信里可以看出他贫困流连但又正直严肃的一生,是一份研究诗人思想发展的史料;
求《基督山伯爵》观后感。。2000字左右。。
張壽蔭(陝西省水利廳工程師)發言的著重點在水庫的蓄水位與淹沒遷移的矛盾尚。他雖然沒有直接駁斥“淹沒換取庫容”之說,但他給出了一筆細賬:
這世代居住在富庶河谷平原地帶的幾十萬人,20多年來毀家遠遷、困苦輾轉,十幾、二十年下來,見自己原來的家園怎麼又沒有水了?在原處由黃河泥沙新造出來的田怎麼又讓大兵給佔了?他們要求返回,要求部隊退還土地。
周恩來沒有留下只言片語使後人得以窺見他當時兩難的心境,偶然被記錄下來的,只是這樣的一個場面:
2.《器物文化纪趣》金维新等著,“文化春秋丛书”之一,尚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2月初版9000册。